第(2/3)页 “我准备亲自去一趟岭南。” 中年面露微笑,见众人一脸疑惑,笑着解释道:“民间不是一直盛传李贞是财神,走到哪里,哪里就会发达吗?如今岭南都是他的地盘,我相信不论是为了他自己本身势力的发展,还是为了保护住这个财神的名号,又或者为了他自己的理想,李贞都会在岭南大干一场的——而这就是我们的机会。 因为大干一场也就意味着会有很多很多的机会,如今大唐的很多显贵和豪门已经跟随着李贞的脚步了,我们也不能落后太久——既然世家豪门都可以跟着李贞喝汤,那我们为什么不可以? 我们虽然得到了祖父的宝藏,但相对于复国这项大工程来说,我们的钱还是太少了。我准备去岭南亲自考察一番,如果可行的话,我也准备组建一支船队,跟着李贞的脚步去经商,一方面是为了赚钱,另一方面也是看看能不能找到机会,打入李贞内部。” 说到这里,中年见众人有些颓丧,知道自己的大实话可能打击到众人的信心了,连忙道:“你们怎么一个个都这个样子?时间久远一点怎么了?只要坚持,我们终究会成功的,李家的江山也终究是我们的。何况,我们这一次的动作也不是没有收获,至少,在百姓们心中,我们已经给李贞扎下了一根刺了。” 听这中年人的意思,他赫然便是隋炀帝杨广的孙子,只是不知道他究竟是哪一支的,但无论是哪一支,他们的目的都是一样的,那就是推翻大唐,重建隋朝。 “殿下英明,是属下想多了。”众人的面色这才好看了一点。 此时,民间也已经因为李贞造反的消息给闹的人心惶惶,这终究是一件事关己身的大事,如果朝廷应对不当,说不定就又是一场大战,就在这则消息传出后没多久,长安城中的物价便悄然上升了一个档次——尤其是粮食等事关民生的物资,价格更是翻了一番还要多。 也就是这时候,《大唐日报》等众多报纸站出来辟谣了。 “越王殿下刚从南洋回来还不到一个月呢,兵力还都在南洋呢,他回来的时候没带一兵一卒,哪来的兵力造反?” “大家都别被骗了,你们之前看到的报纸只是一些别有用心之人的阴谋,在抹黑越王殿下的同时,也是在长安城搞破坏。” “这一切都是谣言,越王殿下从来没有发布过所谓的诏檄,更没有起兵造反。” “……”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