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玄奘-《大唐南皇》
第(2/3)页
在佛学辩论大会结束后,玄奘会向戒日王辞行,但戒日王又坚请玄奘参加5年一度、历时75天的无遮大会。
此次大会之后,玄奘归国,并在贞观十九年回到长安,受到长安百姓们的疯狂欢迎(道俗奔迎,倾都罢市),后来隐居在弘福寺,翻译从天竺带回来的经文,以及编写《大唐西域记》。
不过这都是历史上的事情,在这一次戒日王早死,玄奘也只是刚刚结识了戒日王没多久曲女城就被大唐占领,玄奘站出来,以唐人的身份请求唐军不要大开杀戒,王玄策在得知玄奘的经历后,一时间惊为天人,对他各种优待。
在得知玄奘想回国之后,便自作主张,将他安排上了货船,让玄奘从海路回到岭南,并且写信将其介绍给了李贞(之前说过,王玄策是一个非常迷信的人,而且他不同于别人迷信只信一个宗教,他是属于见神就拜的那一种人),希望玄奘和李贞建立友谊。
李贞对于这个礼物,也是有些哭笑不得,不过这毕竟是属下的一番心意,而且李贞对于这个传说中的唐僧也很有兴趣,便索性接见了玄奘。
“玄奘大师不必多礼。”李贞伸手虚抬:“大师请坐。”
“多谢殿下。”玄奘顺势直起身子,坐在了旁边的位置上。
“大师西行求经,苦行五万里,真乃大毅力大智慧也,本王佩服。”这话李贞可不是在客套,对于这个历史上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高僧,李贞是真心佩服的。
他是不喜欢佛教,那是因为佛教多是藏污纳垢之地,多少罪恶滔天之辈,就因为一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而免除了罪过,躲过了法律的制裁?
又有多少和尚借着佛陀的名义,大肆敛财——只见佛镀金,不见佛渡人,这话虽然有失偏颇,不过既然这句话能被大部分人所认同,这就证明了这话还是有道理的。
不过佛门虽然假和尚很多,但这并不代表里面就没有好人——就比如玄奘,为了寻找佛教真义,出西域,经中亚,饶了一个大,方才来到了天竺圈,行程超过了五万里,可见其毅力智慧皆是上上之选,求佛的坚定之心,更不是那些假和尚能比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