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傻B了-《大唐南皇》
第(3/3)页
这样的产量放在古代,谁能受得了?
是个人都得疯啊。
要知道,唐朝的粮食产量有多少?
《新唐书·食货志》载:“以韩重华为振武、京西营田、和籴、水运使,……募人为十五屯,每屯百三十人,人耕百亩,……垦田三千八百五十余顷,岁收粟二十万石。”由此材料计算,屯田者共耕田1 950顷,合亩产为1.025石。
《通鉴》说:“元和中,振武垦田四千八百顷,收谷四十余万斛。”亩产约1石。
《新唐书·崔弘礼传》说,崔弘礼“迁河阳节度使,使治河内秦渠,溉田千顷,岁收八万斛”,“于秦渠下辟荒田二百顷,岁收粟二万斛”。平均亩产也是1 石。
所以唐朝的粮食亩产量大概也就是五十公斤左右——五十公斤粮食能干什么?
一家就算有十亩地,一年也就五百公斤粮食,一千斤而已,勉强够一个五口之家糊口罢了,如果人数再多,那就真的要饿死人了。
何况在古代,拥有十亩地的家庭有多少?
所以在人均土地占有率低下的年代,一种高产作物就显得非常的重要了。
而如今李贞提出来的红薯,无疑就是这样的作物,甚至比他们预期中的还要好的多,由不得他们不疯狂。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