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 以身犯险-《大唐:从流放皇子到千古暴君》


    第(2/3)页

    现如今,高句丽的粮草,都是通过跨江大桥运过鸭绿江的。

    而李恪打算盯准这点,直切高句丽的运粮路线。

    他准备等高句丽大军跨过鸭绿江,再占据鸭绿江畔的安市城。

    那安市城乃是连接鸭绿江的重要节点城市,跨江大桥正是在这座城市修建的。

    一旦占据安市城,敌军的粮草就运不到南方,大军一定会立刻断粮。

    眼下正是冬季,高句丽大军一旦断粮,很快就会丧失战斗力,最终,他们会饿死在鸭绿江畔。

    这一招,可谓精准至极,直接掐住高句丽的脖子,活活将其饿死。

    而一旦高句丽战败,那突厥和薛延陀,两个只会打顺风仗的游牧民族,压根就成不了气候。

    长孙无忌这时夸赞李恪,让众人不免奇怪。

    诚然,李恪的战术谋略,让人无不佩服,但蜀王党这些人夸耀倒还好理解,长孙无忌这李恪的死对头,怎么会夸赞他呢?

    不理解归不理解,但任谁看了李恪的战略规划,都会在心中赞叹这策略实在精妙。

    掐住粮草后援,守住鸭绿江,将高句丽大军饿死在家门口。

    这一步若能顺利达成,那高句丽必然战败,北方三国的联军也随之土崩瓦解。

    秦琼唏嘘道:“此战法深合我意,蜀王殿下果然用兵如神,为将帅之才!”

    大家纷纷点头同意,心道蜀王文治武功,皆为当世之冠,实乃举世无双之大才。

    但杜如晦却没有附和,他一反众人,蹙眉道:“秦将军是身先士卒的猛将,此法自然合你心意。可是,你可曾想过,蜀王何等身份?他这样做,简直是将自己放进了敌人的刀锋铁骑之下。那高句丽大军一旦醒悟过来,狂攻安市城,何其凶险?”

    秦琼乃是沙场上的急先锋,哪里有危险就冲向哪里,他之所以对此计心有向往,正是因为这计谋之奇险诡谲。

    深入敌军后方,掐断粮草要道,这计谋说起来精妙,但其实要点就是一个“险”字。

    一般人,能做出这种深入敌军后方,把自己置于险地的行径来吗?

    想清楚这点,秦琼苦笑着叹息,他自己冲锋陷阵惯了,差点忘记李恪乃是国之希望未来,做这等危险之事,实在不太明智。

    而杜如晦点破此点,虽然话锋指向的是秦琼,其实暗地骂的是长孙无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