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七章 心服口服的狄仁杰-《大唐:从流放皇子到千古暴君》


    第(2/3)页

    想要让骠国在短时间内尽快发展起来。

    律法的改变是必然的。

    但是这律法,不能照搬大唐的律法。

    而是需要因地制宜。

    这就是考验狄仁杰能力的地方。

    当然。

    最考验狄仁杰能力的,还是如何和当地的民众以及官员打成一片。

    不仅仅是要取信于民。

    更重要的是,如何提拔和选拔官员。

    骠国如今的官员基本上都是不合格的。

    因为暂时大唐缺乏人手的关系。

    所以现在骠国这边的官员,基本上都是原本的官员。

    只不过经过一些简单的调换。

    暂时用着而已。

    想要真正掌控骠国。

    这些人基本上都是不能用的。

    需要重新安排大唐这边的自己人。

    说句不好听的。

    大唐这边其实根本没有人手可以用。

    狄仁杰想要重新整理骠国的官场。

    只能在骠国本地进行选拔。

    而他们作为侵略者,侵占了骠国的土地。

    虽然说骠国百姓心中没有什么意见。

    但这不代表那些读书人心中就没有意见了。

    他们别的没有学会,那些家国情怀什么的倒是学会了。

    因此。

    对于大唐的管理。

    他们是保持绝对的反对态度。

    至今都还有不少读书人在街头流窜,想要煽动民众进行反抗。

    这样的读书人多得是。

    李恪自然可以直接让蜀军将这些读书人全部抓起来杀了。

    这样解决问题的办法实在是太过简单。

    不过李恪并没有这么做。

    他在攻占骠国之后,就已经考虑到了这一步。

    毕竟现在他手边的人实在是太少了。

    哪怕是李世民没有给他安排人。

    他也要寻找合适的人手,可是进行培养。

    而这些书生。

    就是他培养的文臣需要面临的第一个难题。

    这大概是最简单的一个难题。

    如果连这个问题都解决不了的话。

    以后也难成大事。

    如果是其他人。

    李恪或许会暗中给出点主意,稍微提点一下。

    但既然是狄仁杰的话。

    那李恪就没有任何帮助了。

    在他眼里。

    以狄仁杰的能力。

    再加上从他这里得到的启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