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这人到底还藏了多少东西?-《大国院士》


    第(2/3)页

    它是华国目前运载能力最强的火箭,其强大的推力可以将非常重的探测器加速到足以逃离地球引力的第二宇宙速度。

    其最引人瞩目的纪录是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时创造的,当时火箭飞出了超过第二宇宙速度的12千米每秒的超高速度,成功的将“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从地球送入地火转移轨道。

    如果将12千米每秒的超高速速度转化成更通用一点的速度秒速单位,它则高达32.91马赫。

    但这个在常人眼里已经是难以想象的速度,如果转化成光速是多少呢?

    0.0000374!

    是的,它只有光速的十万分之3.74!

    和光速的三十分之一相差了足足891倍!

    近千倍的差距,足足三个量级的提升,对于现场航天领域的众多院士专家和工程师来说,他们几乎想不到这台引擎到底是通过什么技术做到的。

    目瞪口呆地盯着眼前这台磁力线重接·脉冲式电磁推进器看了很久很久,来自航天科技集团那边的陈波鸣院士终于忍不住开口问道。

    “十分之一光速.你们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它的原理又是什么!”

    不得不说,这个问题问进了现场大部分人的心坎里。

    当的陈波鸣院士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现场所有航天领域的院士专家和工程师全都将眼巴巴的目光投递了过来,看向了徐川。

    面对众人渴求答案的视线,徐川微微一笑,轻松的说道。

    “磁力线重接·脉冲式电磁推进器,顾名思义,它的核心机理便是等离子体中磁断裂重联机制。”

    “其反应是由具有相反分量的磁力线相互靠近引起的。它能够将磁能快速转换为物质的热能、动能和高能粒子的非热能。通过微调磁场进行节流的同时,喷射出等离子体团,形成远比常规等离子体喷射更高的推力。”

    听完徐川的解释,陈波鸣院士愣愣的看着徐川,开口问道:“太阳爆发现象、日冕加热现象中的那种磁重联机制?”

    徐川微笑着点了点头,不过还没等他说话,陈波鸣院士便迅速追问道。

    “但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虽然以前观测到过磁重联把暗条的磁扭缠快速释放出去的物理过程。”

    “但仅仅都只是发现和观测而已,我没听说过有哪位学者对磁重联·磁纽缠的背后形成机制做出理论性的解释?”

    说到这,他皱着眉头认真的思索了一下,迟疑的补充道:“至少我没有听说过。”

    说着,陈波鸣院士将目光投向了其他的专家学者,试图从他们的脸上寻找答案。

    然而让他更困惑的是,除了下蜀航天基地这边的常华祥院士以及研究构造这台磁力线重接·脉冲式电磁推进器的那位牧伟晔研究员外现场大部分的专家学者,脸上几乎都带着和他一样的困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