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林邑王还有何事?”邓遐问道。 “邓将军需献投名状,方显将军投我林邑诚心。” 邓遐带着猜忌的眼神,问道:“那我该如何献投名状。” 文卢道:“将军乃晋国大将,武艺非凡,不如就取桓豁人头,献于我王,必是忠心。” 邓遐一听,没有急于答复,而是说:“桓豁乃江东才俊,足智多谋,取其人头,绝非易事。 文卢道:“打不过司马勋也便罢了,若还不取桓豁人头,我王如何能信将军威名。” 邓遐看看文卢嘴脸,露出一丝冷笑,点点头说道:“也罢,既然林邑王真心招降,待我今日试探一番,相机而动。” 邓遐离开寝帐,来中军大帐,面见桓豁,此时帐中只有桓豁一人。邓遐看看身后无人尾随,近前说道:“大都督有所不知,林邑王难辨我投降是真是假,要我取都督人头,献投名状,以表忠心,这可如何是好?” 利用文卢之计,本身就是桓豁所定,他迟疑少时,说道:“此事不难,我制一带血假首级,包裹交于将军,包裹不可打开。日落之前,你率兵逃出,逃往西捲城。进城之时,占据城门,大军随后便至。” 邓遐道:“若文卢要看,我该怎样?” “本督派一支兵马,戴孝追击,让你等来不及细看。” “好,就依都督之计。” 眼看将至傍晚,邓遐提着一个布包袱,滴着血渍,匆匆跑出,谁也不知是何物滴血。邓遐回到自己大营,直喊卢文。卢文跑出帐来,吓了一惊,问道:“将军囊中之物......” “此乃桓豁首级,从中军帐过来,一路滴血,想必泄露,速速点兵,去往西捲献头!” “好,将军稍候,我去点兵。” 邓遐大营,顿时人马汇集,大呼小叫,来不及列队,邓遐登上木台,高声叫道:“众家儿郎,随我出营,自有去处,不可久留!” 接着,邓遐翻身上马,将那所谓首级,系在马鞍之上,催马出营,后面文卢等一干将士呼啸而出,匆匆而去。邓遐、文卢一路往西捲而去,文卢一边催马前行,一边问道:“将军囊中可是桓豁首级?” “正是。” “何不让末将一看。” “刺杀主帅,事关重大,必有追击,待前面歇脚,让你再看。” 眼看到了歇脚之处,忽然身后,杀声大震,远远望见,一支晋军,身着孝服,浑身披白,蜂拥追来。邓遐道:“晋军已披白,戴孝来战,不可久留。” 文卢道:“前面便是西捲,入城再说。” 来不及观看人头,单是见这一身孝服,若无大帅丧命,绝不会穿这衣裳,文卢也深信不疑。 一路飞奔逃到西捲城下,文卢对着城头喊道:“快开城门,邓遐将军献头到此。” 城头值守的正是大将黎仲太,一看果然是文卢,此时那人头包袱,已交到文卢手上。黎仲太道:“文卢先带人头进城,邓将军稍后。” 只见城门大开,文卢带着自己的五百人纷纷进城,只见邓遐后面喊道:“攻城全在今日,随我杀进去!” 大队诈降的晋兵,这才恍然大悟。追在文卢等人身后,挥舞刀枪涌入城门,西捲本是边陲县城,没有护城河,等发觉有变,急于关门之时,后面的晋军已冲入城内。 文卢在最前面,还不知后面发生何事,便一边解包袱,一边往城楼上跑,没想到这包袱紧紧包了五层,等跑到城头黎仲太近前,黎仲太道:“邓遐已攻入城门!” 文卢道:“人头在此,血迹淋淋,不该有假。” 打开最后一层包袱,定睛一看,竟是一个大面团子。黎仲太手指湛血,勃然大怒:“哪里是血,分明是朱砂!”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