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人降晋营心在燕,养狼做犬摆营前。 强中自有强中计,一策反间助妙玄。 桓温初战告捷,大军直逼黄河渡口而去,驻扎在高平(山东巨野)大营的燕国太傅慕容评大吃一惊,中军大帐内,燕军诸将,纷纷到齐。慕容评道:“先锋官慕容忠,被俘降敌,初战不利,桓温又朝黄河渡口而来,诸位将军,有何良策?” 高平太守名叫徐翻,虽是文官,颇有见地,说道:“太傅不必惊慌,高平郡存粮充足,足以据守。桓温善用水军漕运辎重,但淮北大旱,水道干涸,相持日久,桓温必因粮草不足,退守淮南。” “徐太守所言,正合我意,”慕容评道:“传我帅令,各营原地固守,扼险阻路,不得妄动,违令者斩!” 燕军阻断要道,扼守不出,晋军几番叫阵,无功而返。任凭南来的晋军如何叫战,燕军坚守不出,以逸待劳。 一连叫战数日,据守的燕军纹丝不动,大将朱焘回到帐内,作揖道:“启禀大司马,末将率兵轮番叫骂,即便骂过八辈祖宗,也无人迎战。” 此时众人轮番叫战,只有郝隆、郗超两位军师跟在左右,郗超道:“今春以来,连日无雨,水路难通,如此拖延,粮草必尽。” “这可如何是好?”桓温疑虑道。 军师郝隆道:“在下之见,此事不难,大司马可用反间计。” “如何反间?” “命那慕容忠前去招降,到时以假书信,唬那慕容评,自相残杀,大司马便可率兵趁虚而入。”郝隆道。 “让慕容评与谁残杀?” 郝隆道:“据我所知,燕军帐下,唯有高平太守徐翻,父辈曾为晋朝臣子,反间于他,再好不过。” 果然这慕容忠能派上用场,军师郝隆又凑近耳畔,低估几句,桓温频频点头。 “嗯......”桓温深以为然,点点头:“事不宜迟,午时过后,召慕容忠来见,” 等到午时过后,慕容忠来到中军大营,桓温早已恭候多时,笑眯眯说道:“慕容将军来的正好,本帅有事相商。” 慕容忠道:“大司马唤我何事?” 桓温道:“连日叫战,无人响应。我有一计可破高平。” “大司马有何妙计?” 桓温道:“高平太守徐翻,有意归顺,今已寄来密信一封,约定里应外合,共破慕容评。” 慕容忠问道:“大司马打算如何里应外合?” “徐翻大营在北,今晚三更,我以东、西、南三面起兵劫营,徐翻携北营将士起事,形成四面合围,我若劫营得手,便与徐翻会合。” “大司马原来早已胜券在手。” 桓温露出一副得意表情,说着便把布囊交于慕容忠,叮嘱道:“将军熟悉燕军大营,当亲自前往,暗通徐翻,以成大事。” “末将领命。” 等慕容忠走后,桓温召来众将,传令道:“贼子慕容忠,已放回燕营,传我帅令,即刻令桓秘、桓冲、朱焘各率本部兵马,在燕军大营东、西、南三面,设疑营三座,以为伏兵。” “得令!”桓秘、桓冲、朱焘齐声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