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车侍郎,上次让桓温入京,逼迫进谏太后,废先帝为东海王,此番入京,恐怕不妥。”王彪之道。 车胤道:“京师之中,缺兵少将,难道派数千羽林卫平定叛乱?” 简文帝道:“桓温进京,若谋皇位,该当如何?” 车胤道:“微臣担保,桓温进京,绝不敢图谋皇位。若谋篡位,岂不成了正中庾希下怀,到那时不是庾家勤王,而是引得天下共怒。” 听了车胤论述,简文帝觉得桓温还不至于谋篡,遂说道:“此事准奏,就由车胤赶赴扬州,面见桓温,命他进京。”车胤领旨,便赶赴扬州府,面见大司马桓温。真便是: 风起云浓争夺忙,龙腾虎斗对长江。 暗藏汹涌忠奸乱,相隔人心如雾窗。 车胤连夜乘船舟,渡过长江,赶赴北岸扬州府,急见大司马桓温。一见桓温,便把庾希招募庾氏家人,图谋起兵之事,一一说来。桓温从坐垫上起身,背着手走了几步,问道:“陛下真对桓某没有戒备之心?” 车胤道:“庾家声势逼人,能与之相抗者,唯有大司马,如今陛下也心痛成疾,急的心疼不愈,还望大司马多派援军,化解叛乱。” “既然朝廷要平定庾希,需有诚意,否则桓某爱莫能助。”桓温道。 车胤作揖道:“大司马有何要求,尽管说来。” “庾家乃江东第一大户,京内京外,门阀众多,需先除京内庾氏,以免宫廷哗变;京外叛军,我自挡之。” “下官即刻赶往京师,告知皇上。” “慢着......” “大司马还有何差遣?”车胤问。 桓温道:“我儿桓济,身为驸马,久居外宫,给陛下做了这么久的女婿,我父子久未团聚,老夫只盼早日团圆。” 车胤微微一笑,作揖道:“大司马所想,车胤定会禀明陛下,送令公子回来。” ...... 中书侍郎车胤拜别桓温,乘船返程,回到京师,奏禀桓温要抄拿庾氏满门。简文帝一听,心痛之疾,跃上心头,说道:“庾希谋反,全在庾希一人,绝不可牵扯庾家满门。” 车胤道:“陛下明鉴,桓、庾两家积怨已久,水火难容,势不两立。皇上若重用桓家,则庾家必败。” 简文帝道:“成帝、康帝、穆帝、哀帝,甚至连废帝,继承皇位,庾家皆有定策之功。世代外戚,乃江东第一大户,不可小觑。” 车胤道:“微臣以为,陛下已到壮士断腕之时。” “卿家请细讲。” 车胤道:“一旦庾希起兵,京师内外,庾家人里应外合,必对陛下不利。庾希所拥戴者,乃是东海王,一旦复辟,陛下就成了篡位之人。” “朕就不信,庾希敢有废立天子之心。” “陛下,此事后患无穷。” “自庾亮开始,庾氏世代勋贵,有功于社稷,怎忍罪及满门?朕以仁爱治天下,此事不妥。” “可是......” 简文帝思量半天,说道:“朕亲拟一封手谕,命秘书郎王献之,赶赴海陵,告诫庾希,让他在外好自为之,不可入京。”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