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所以,照猫画虎,学自己老子受封魏王时一样,面对刘协这道禅位诏书,曹丕也是效仿古时尧舜的禅让制礼节,玩儿起了‘三辞三受’的把戏来。 而对于曹丕的‘谦让’,对这‘三辞三受’流程早已有了经验的刘协也是心知肚明,随即又下了第二道、第三道禅诏书,‘诚挚’的表达了自己退位让贤的决心。 很快,默契无比的双方便完成了这‘三辞三受’的流程,进入到了最后的禅让大典。 …… “咨尔魏王,昔者唐尧禅位于尧舜,舜亦以命禹;天命不于常,惟归有德。汉道陵迟,世失其序;降及腾躬,大乱滋昏;群凶恣逆,宇内颠覆。幸赖武王神武,拯兹难于四方,惟清区夏,以保宗庙…… 今王钦承前绪,光于乃德;恢文武之大业,昭尔考之弘烈。皇灵降瑞,人神告徵;诞惟亮采,师锡朕命。佥曰:尔度克协于虞舜,用率我唐典,敬逊尔位,於戏!天之历数在尔躬,君其祗顺大礼,飨万国以肃承天命!” 建安二十五年,十月庚午日 繁阳城西南十二里处受禅台,在二十万大军的戒备和各路诸侯、文武百官和各族部落酋长的见证下,头戴冲天冠,身着衮龙袍的曹丕,在华歆宣读完刘协的退位禅让诏书后,终于是满意的从跪在自己面前的刘协手中,接过了那代表着至高无上皇权的玉玺,改元黄初,成功完成了以魏代汉的‘大业’! 至此,继王莽篡位、光武中兴之后,绵延了四百零五年的煌煌炎汉,却是再一次国祚断绝了! 只不过,正所谓凤凰涅槃,浴火重生。暂时的沉寂,又何尝不是意味着一场新生的开始?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