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第二天是星期一,李敬生一大早就赶往第二医院的骨外科手法复位门诊室。 摸骨术有了重大突破,让他对手法正骨的兴趣更浓了一些。 眼下小诊所遭遇重大考验,想要及时摆脱困境,最好的办法就是亮医术。 如果能够在这个节骨眼上把第四门高级正骨手法学会,并且提升到精通级别,他就可以正式挂牌手法正骨这块招牌了。 到时候,肯定会为他的小诊所带来很大助益。 “李医生早呀!”陈医生笑容满面的跟他打招呼。现在对他的态度热情得出奇。 他自然知道陈医生在打什么主意。 也就表面应付着。 “早!” “黎老师,叫病人进来吧!” 陈医生看到李敬生来了,也就有了一些底气。 让护士叫病人进来。 以前,肯定要等到徐医师来了才敢叫病人进来治疗。 很快,第一个病人被带进了手法复位室。就是最常见的腕关节扭伤。 陈医生一看到这种,自知搞不定,索性让李敬生出手。 只见李敬生给患者摸完骨,然后看了看拍的片子,就那么随意抓着患者的手摆弄提拉两下。 “好了,再试试这只手抓握物体。” 李敬生对患者说道。 男子五十多岁,昨晚从公园回家时不慎摔倒。别的部位只是受了一点小擦伤,只有左手受伤最重。左手腕当场就肿起来了。 后来发现连东西都抓不稳,这才急忙来医院挂了急诊。 拍了片子,说是腕关节扭伤、错位。 可惜手法正骨门诊早就下班了。 于是今天一大早前来就医。 要排在第一个,肯定是很早就守在外面排队了。 虽然手法门诊为了防止患者因为排队的事情发生矛盾,然后推出了自助拿号机。 而且必须等到早上七点五十左右才能开机取号。 但是仍然挡不住病人急切的就医心情,很多病人或家属,都会早早的守在取号机前面排队。 这名男子闻言试着伸开左手抓了抓,感觉还是有点痛。 不过比没治疗前好太多太多。 而且现在已经恢复了抓握功能。 “小伙子看着挺年轻,没想到医术还挺高明哩!不愧是大医院,医术真棒!我这手腕有点肿,能帮我消肿吗?” “呵呵,您过奖啦!腕部血肿是因为气血淤阻导致的,现在帮您正骨复位好了,气血自然也就通畅了,估计等到明天早上,血肿也就自动消失了。您的左手关节虽然已经复位成功了,但是仍然需要上夹板养护三四周左右,这期间,左手不能用力提重物,防止再次发生关节移位。” 腕关节由八块骨头并列两排构成,构造相当复杂。 它的恢复期相对来说时间更长一些。 处理局部血肿,李敬生没这个本事,因为有些手法他还没学会。 徐医师有能力处理。 不过耗时比较久,手法复位门诊排队等候治疗的病人又非常多,要花费大量时间处理并不重要的血肿,这显然不太现实。 通常都是不处理血肿,等其自行消失。 给患者上夹板的事情不用李敬生亲自动手,一旁的陈医生把收尾工作接了过去。 “李医生,继续叫下一位伤员进来吗?” 黎丽现在也知道了李敬生的本事,索性直接问他。 “叫吧!” 李敬生治疗一个患者,摸骨术+1,普通手法正骨+1,拔伸牵引+1,生命值+11。 另外还顺带着练习了一下提按手法。 这个收获算是相当丰厚了。 独挡一面,比跟着徐医师学习时进行实操要强多了。 不过他还有很多高级正骨手法与技巧都没掌握,甚至很多都还没开始学,所以没办法真正做到独立干活。 也就早上来早点,趁着徐医师没到,捞一两单普通点的复位正骨操作。 第二位患者进来了。 由一个五十多岁的中年妇女和一名年轻男子扶着。 一看这个病人,李敬生顿时就乐了。 这可真是冤家路窄呀! 不就是昨天在他的诊所闹事的那个疑似患癌病人吗? “医生,我老公摔伤了髋关节,行走困难,要请你们帮忙正骨。” “做检查了吗?” 李敬生戴着口罩,穿着白大褂,这几人显然还没认出他来。 或许这三人根本想不到一个小诊所的医生会在大医院上班。 “做了。” 男子拿出在人民医院拍的X光片。 日期很近就是前天拍的片子。 人民医院的X线检测设备可比李敬生小诊所的那台‘爷爷机’先进多了。 这清晰度,让李敬生羡慕得直流口水。 啥时候,他的阳光诊所也能整一台这种先进的高频机,那就太棒了。 不过一想到那昂贵的费用,他只能望而兴叹。 估计诊所的那间医技室面积也不够。 安装清晰度更高的X线检测设备,听说光是设备的购置费用就超过13万元了,还要求放置设备的房间达到一定的硬装要求与条件,这一块的花费又是好几万。 另外,扫描床的安放同样有很高的要求。 他现在也就只敢眼馋一下。 根本不敢奢想能弄一台。 仔细看过患者的拍的X光片后,李敬生真是惊出一身冷汗。 “股骨头等部位的骨质破坏较明显,甚至能看到形状不规则的瘤骨,病变界限模糊,不过并未在骨周围形成明显的软组织肿块。” 他心中暗道,妈的,这不就是送上门的铁证吗? 得想办法拍下来才行。 “你们先在这里等一下,我需要到里面看一下片子。” 李敬生说完,拿着片子进去了。 拿出手机光明正大的开始拍照,X光片与CT片子都是胶片,必须对着光线拍。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