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真菌与细菌有区别。 它最大的特点就是难以消灭。 几乎所有感染了真菌的患者都经历过最十四天以上的连续用药治疗。 但是普通细菌或者病毒,有可能用药一两天就能搞定。 隐球菌是真菌里面臭名昭著的存在,不易被查出,破坏性强,而且到处乱窜。 比如这个患儿,直接进了脑子里面,然后形成了急性脑炎。 “尽管现在还只是初步检查的一个结果,我想已经可以开始用药了。算是实验用药吧!有效果的话,很快就能看出来。” 荣学开激动的说道。 “对付隐球菌就不讨论了吧?各位主任也都是大忙人,今天受累大家了。孩子要是抢救过来了,让北书记请你们吃大餐。” 荣学开已经是个老人,对于升职、加薪这些事情都已经毫不在意。 别的医生对孩子母亲极尽巴结讨好,说话小心翼翼,他却显得直爽而随意。 “没问题,这完全是应该的。就算荣主任不提,我也想着等我儿子出院后,请大家去吃个便饭,以示感谢。你们可都是我儿子的救命恩人。” 北燕非常爽快的答应。 “李医生,谢谢你从百忙中抽时间过来救这个孩子,帮助我们这边一起会诊。你让我看到了第二医院的强大,以后常来常往,多多联系。如果遇到重症病人,呼衰、心衰这两大类,可以随时与我交流。不过我平时上班时间会在重症病房内指导抢救和用药,可能没法及时接电话,回信息,这个只能请你多多见谅。” 荣学开走到李敬生身前,紧紧握住他的手。 “您太客气了,救死扶伤是我应该做的。我留存一下您的电话,以后遇到不懂的,也好找机会向您请教。” 李敬生也是打蛇随棍上,主动开口索要联系方式。 这种级别的大佬,往往都是谨言慎行。 荣主任都已经主动表示要跟他常来常往了,他没道理还端着个架子,放不下面子问电话号码。 “你把号码报给我吧!我拨打一下就行了,年纪大了,号码还真有些记不住。” 荣学开笑着道。 这种人真是楷模啊,自己的电话号码记不住,但是各种疾病的诊断经验,还有用药,都能牢牢记住。 又是一个与连涛差不多的疯狂医生。 醉心于医学,只对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感兴趣。 很值得学习的一位医学老前辈。 双方互留了电话号码,李敬生也是告辞离去。 临走时,北燕夫妇都是紧紧的握着他的手,反倒是连涛,不拘泥于形式,打趣了他两句,迅速离去。 两人的友情已经极深,还真不屑于客套,浮于表面。 李敬生看了看时间,总共耗时86分钟,赶回医院还得再花费半小时左右。 真是命苦啊,这趟会诊差不多耗费了他两个小时。 只要那个孩子真能抢救过来,倒也值得。 毕竟挽救了一条生命。 回到第二医院,他依然云淡风轻,还是那个低调的门诊医生。 几个学生的水平有限,只处理了八个简单的关节脱臼病人,骨折伤,他们还没能力处理。 而且复杂的腕关节、肘关节、踝关节、膝关节脱臼、移位,同样处理不了。 手法正骨也并不是那么容易学会。 就算学会了,要操作好,同样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需要进行无数次的练习和积累,才能做得越来越好。 李敬生倒是盼望着这几个学生早点成长起来,哪怕是天赋平平的陈医生,也没有被他放弃。 而是让陈医生深记八个字,勤能补拙,笨鸟先飞。 明明是五人里面的大师兄,却被叶辉、杨鲁庆等人陆续超越。陈医生的内心肯定深受打击。 当初徐医师不肯教他,其实也是用心良苦,为他好。 因为天赋太差,很难学出成就。 于其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手法正骨上面,还不如朝其它医学领域发展。 可惜陈医生本人从不这样想,就是一根筋的想要学习手法正骨,并且要把它学好。 从他给病人复位肩关节的操作来看,平时在家中肯定有勤加练习。 只是悟性差,进步缓慢罢了。 外面等候的病人,看到李敬生风尘仆仆的赶回来,皆是露出高兴的神色。 很多骨折伤,不在这里治疗,到别的医院只能做手术。 在骨头上钻N个孔,上钢板,用镙丝固定在骨头上面,哪比得上手法正骨复位? 不仅仅只是费用更高的问题,开刀做手术,对身体本身就是一种伤害了。 复位骨头后,打钢钉甚至上钢板内固定,这又是一种伤害。 好了后,拆夹板还得再伤害一次。 相信也没哪个病人会傻到听护士忽悠,说什么做手术没什么伤害,反正后期会恢复。都是迫不得己才选择手术治疗。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