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那可不一定,这个人虽然名声很好,但是却是依附宦官的人。不一定会搭理我。” 蔡邕摇摇头说道。 “附庸宦官,只不过是一种手段而已。”沈东凌笑了笑,“如今这个时候如果为了做官来造福百姓,却不在乎自己的名声,这种人可是屈指可数的。” 蔡邕有些惊讶,“按照你说的,这贾孟坚实际上是一个很好的人。” “这个人他的能力很高,而且手段也高明,不过他到冀州的时间并不很久,而且冀州的这些问题已经存在很久了,并不是换一个人来当刺史就可以解决的。只有先破后立才能够重新开始。” 这个时候的交州,是所有的当官之人都不愿意去的地方。 如果不是后来,天下叛乱也不会让士燮在那里当了将近十年的土皇帝。 因此只能够治理好交州,并不代表他能够治理好冀州。这是两码事。 贾琮在冀州做刺史还不到几个月,又遇到了张纯、张举的叛乱。他在冀州所做出的贡献远远比不上当初在交州的时候。不过这种事情也是很正常的。 蔡邕默默的不说话。 在去幽州的路上,他和沈东凌聊的非常多,对于沈东凌的看法见识都十分的惊讶。 虽然说他才收下这个徒弟不久,但是他对于汉朝的认知,和天下局势的剖析都是非常高明的。 “先破后立......先破后立,” 他难以想象,并且细细想起,心里的担忧油然而生. 于是他便岔开话题说道,”无论如何既然贾刺史设宴款待我们,我们还是应该要准备一下。张郃那边的事情,是不是也应该要给他一个交代。” “那是当然的了!”沈东凌笑了笑。 他心里其实还藏着一件事情,因为他要告诉贾琮的,可不单单只是一个交代。 午宴很快就开始了...... 贾琮为人清廉,一直生活得很节俭。 因此与其说是给沈东凌和蔡邕款待,但是并没有很多人参加这场宴席。 在冀州这边只有组别驾阻授相陪,除此以外还有张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