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卢植,字子干,涿郡涿县人。性格刚毅,有高尚的品德。师从太尉陈球、大儒马融等,为郑玄、管宁、华歆的同门师兄。与何进的其他幕僚不同的是,卢植地位之高不比汝南袁氏低多少。 在何进门下,也不以袁绍马首是瞻。在幕僚之中颇有威信。此时话一出口,便得多人支持。 “卢公与孟德所言甚是,即使不是上上策,也是我等此刻唯一能做的呢!”这是下方边缘处传来一道声音。 曹操定睛一看,却是黄门侍郎荀攸。 这荀攸平日里低调的很,很少替何进出谋划策,此刻居然也站了出来,想来在他看来,时局已是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半点耽误不得。 卢植、荀攸接连声援曹操,袁绍这才稍稍放缓了犹豫。 其余众人见此情景,也都纷纷出言相劝。 “机不可失啊!此时正是诛杀十常侍的大好时机,万万不能错过了!” “假若十常侍真的伏杀了大将军,也必然不会放过我们!与其在这犹豫等死,不如跟他们拼了!” “本初,本能再等了,下决心吧!” 其实在何进帐下,人才当真不少。除了卢植、荀攸之外,郑泰、王允、张津、陈琳等等都是青史留名之辈。 原先,很多人都很是反对袁绍提议的召董卓、丁原之辈进京,但事已至此,却也无人再考虑了。 所有人都在等着袁绍做出决断。 毕竟在大将军帐下,袁绍官职虽非最大,可说话却最是管用,地位比卢植这类名将都要高。 见到袁绍到了现在还迟迟不能下定决心,急忙再次劝到:“本初不要忘记,除了你自己、孟德和淳于琼手中的西园将士,车骑将军何苗也是可以争取的对象!” “即使车骑将军何苗一直不赞同大将军诛宦,但此一时彼一时,大将军被杀,何苗绝不会坐视不理,定会与我等同仇敌忾,诛宦复仇!” .................. 袁绍这才下定决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