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营帐内,一时间陷入了诡异的平静。 郭嘉身为谋士,自始至终都站在沈东凌的身后,观察这种诸侯的表现、反应,心中由不得的深深一叹,对沈东凌的敬仰之情,越加精深。 汝南袁氏的名声、名望到底有多高,自不必多说,袁绍在各路诸侯之中,地位有多高,也不用多说。就是因为如此,主公才要袁绍前去迎敌。 袁绍出战,十五路诸侯中定然会有人主动出手相助,即使是韩馥这种对沈东凌已是有所改观的人依旧毫不犹豫的派出了麾下的潘凤前去相帮。 但是这些人,怎么可能会是华雄的对手? 只要交战,必定会造成损兵折将的情况。 这样一来,袁绍一定挡不住华雄的进攻,并且损失会很大。 战败同样也会带来声望跌落的困境,众多将领的死更是会给这些诸侯埋下怨恨袁绍的种子。 等到袁绍大败,众人慌慌张张不知所措的时候,主公在将赵云、黄忠派出,斩杀华雄,击败西凉兵马,力挽狂澜,达成讨董首功。 这样一来,战功、声望、名望全部都会被主公牢牢的握在手里! 只是出人意料的是,那华雄连败多位将领之后,竟然不趁胜追击,反而选择了继续进行沙场都将。 于是沈东凌干脆就顺势而为,又引得曹操、孙坚二人出将。 现在韩当战死,夏侯惇战况未知,各个诸侯心中的怒气尚且没有发泄出去,沈东凌便已经将这些情绪引到了袁绍身上。 不知不觉间,便已经离间了各路诸侯于袁绍的关系。 沈东凌之所以能如此轻易的算计着这些诸侯,盖因这些诸侯的性格使然。 尽管表面上客客气气,但骨子里仍是崇尚名望地位出身,看不起沈东凌商贾赘婿的身份,始终觉得沈东凌不值一提,却跟不想不到所有的一切都在沈东凌的算计之中。 知己知彼,有的放矢,以点破面,死死的抓住对手的弱点,这样的计谋难怪能让这些不可一世的诸侯全都中计。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