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就在众人正在为许攸之谋纷纷叫好,感叹袁绍手下有如此谋士之时,答应中想起了一道冷笑声。 “诸公难道不知道,这一计策能不能实现,实在太过取决于运气么?倘若徐荣真的能够压制西凉军士呢?倘若董卓真的就派吕布过来镇守虎牢关了呢?” 之间在袁绍的身后,一个人缓缓走出,平静的脸上有着对许攸的嗤之以鼻:“再者说,难道董卓就真的不会亲临虎牢关?董卓历经战事无数,会中这种计策?” “可笑至极!” 众人顿时惊讶不已,急忙顺着声音看过去。 原来是袁绍的主簿,阎象。 沈东凌记得《三国演义》中是这样描述阎象劝解袁绍不要称帝的:主簿阎象进曰:“昔周自后稷至于文王,积德累功,三分天下有其二,犹服事殷。明公虽奕世克昌,未若有周之盛,汉室虽微,未若殷纣之暴也。”术嘿然不悦。 可以想见,阎象虽然名声不显,但也绝不是易于之辈。想来也是所投非人,以至于一身本事没能发挥分毫。 这样的谋士交锋,沈东凌当然是十分欢迎。当即笑着道: “阁下高见几何?” 只见得阎象站出来后,显示对所有人都行了一礼,才接着在许攸不善的目光之中继续说到:“诸公,在我看来,我们这一次天下会盟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讨伐董卓,而不仅仅是攻下虎牢关!所以,我等大可以不必在这个地方浪费时间!” 这个观点倒是第一次出现,沈东凌顿时来了兴趣:“哦?众所周知,虎牢关是洛阳的门户,不将虎牢关攻下,如何能够进攻洛阳?莫非绕过去不成?” 曹操、孙坚、刘备等众人此时此刻也都惊异的看着阎象。 “没错,就是绕过去!虎牢关仅仅只是洛阳东面的门户,而洛阳也不是仅仅只有这一面门户!” 阎象没有惊慌,仍是不卑不亢的说到:“除开虎牢关外,还有从颍川过去的轩辕关、大谷关,还有从这里渡过黄河前往河内郡,还可以从温县、孟县绕道,直接找渡口南渡到洛阳,甚至于还可以从河东郡直接赶往洛阳......” “对比来看,哪一条路不比强攻虎牢关容易?” “而且最最关键的是,能够避免多少将士的死伤?” 阎象一边说着,一边伸出手指点在沙盘四处,同许攸、逢纪一样在沙盘上画出了一条条行军路线。 这些路线无一例外全部绕过了虎牢关。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