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白华为菅》


    第(2/3)页

    原配一死,梁老太爷悲痛欲绝,呕血昏倒,令当地人无不感慨他的情深意重。可关上门来不到一年他便给儿子们改了姓,不仅顺理成章地鸠占鹊巢,还很快陆续娶了三房姨太太。

    梁老太爷尝到了拽女人的裤腰带往上爬的好处,对自己的女儿也不手软,把她嫁给一个半截身子快要入土的闽商。没过两三年,那个商人死了,大半家产落在梁老太爷的女儿手上,被她卷去香.港随意挥霍,正好与先前那篇《太太的客厅》接上了首尾。

    而另一边的梁老太爷也吃到了甜头,他一边让儿子们娶了大户人家的太太联姻,等儿子们的后代出来,再让香.港的女儿帮忙培养下一代的孙女们,想让这些年轻的女孩们继续通过家族联姻,为梁家成为名门望族奉献出一切。

    而这些中梁家人的原型,自然就是装得分外体面的温家。

    当初她刚到温家时,还没来得及弄清这家人的底细,就被仓促送走。不过前些年在香港,知道这些事的梅珊可没少在她耳边念叨。若非如此,眼下温见宁只有坐在这里干生气的份。

    她写完文章,转头就匿名给几份小报投了稿,装作是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人,一一把文章中的情况作了注解,把温家那点腌臜事都抖落得干干净净。

    齐先生对此不赞同,再三提醒她:“你这样未免太过激了,这是从哪里学来的手段,竟然这样不饶人。他们固然有不对,但你也要学会得饶人处且饶人。此事终归是你与温家的家事,你是晚辈,让外人看了,哪怕是你再有道理,也都是你的不对。”

    “先生,您不必替他们说话。如今不肯善罢甘休的不是我,而是他们。只要他们不让步,我才不会轻易停手,”温见宁对此只是轻哼一声,“他们既然想借外人的口来议论我,自然也要尝尝同样的滋味。”

    ……

    正当温见宁与温家在小报上你来我往地较劲时,一艘巨轮从上海的码头出发,在太平洋的风浪中行过数日,终于抵达了对岸的旧金山。

    冯翊结束了接连数月的实验,拖着疲惫的身躯从学校回到与人合租的公寓。走到门口时,她习惯性地随手打开门外的信箱,却发现这几日的报纸和信件都已经不见了。

    他眉头微皱,推门进去,看到小客厅的沙发上正坐着亲姐姐冯苓。

    不过几年不见,已为少妇的冯苓和少女时的她截然不同,乌黑长发盘起,尽数拢在垂下面网的软帽里,举手投足间少了几分随性洒脱,多了些从容妩媚:“你都多少天不回来了,我问你的房东要了钥匙,打开一看看家里到处都落了灰,才让人帮忙清扫完。”

    冯翊愣了一下,才回过神来:“前段时间和同学一直在学校里忙实验,这里离学校太远,不方便回来,我累了就在那里的宿舍睡一觉。”

    姐弟二人许久未见,自然免不了要好生叙旧,只是他们性情迥异,一个话多,另一个话少,多数时候是冯苓在说,弟弟冯翊在听。

    简单寒暄几句后,冯苓直接切入了正题。

    “你的教授罗森特先生给咱们父亲写了封信,说你和几个同学有意毕业后回国,他挽留了你几次,结果你始终不肯听劝。父亲听说我正好来美国,让我顺道看看你在这边过得怎么样。你可是一个人孤身在异乡久了,想家了。依我看不如这样,今年春节你就回上海,咱们一家团圆,好好过个年如何。”

    冯翊一眼就看穿了她的用意,淡淡道:“也好,我本就打算早些回国内,这次收拾好行李回去,年后也不用回这边了。”

    冯苓嗔怪道:“好了,跟你说正经的,不要耍小孩子脾气。你在国外好好地念你的书,偶尔想家了回上海看看不要紧。不过你这也不跟家里商量好了,就打算毕了业回去,又算怎么回事。如今国内乱糟糟的,哪里比得上这里安安静静的。”

    冯翊平静道:“您和姐夫,还有父亲、叔公他们不也都留在国内。”

    冯苓对他这副油盐不进的态度有些头痛。

    当初家里当初送他还有其他几个子弟出来留学,本就是考虑到国内的形势一天比一天紧张,要让男丁们尽可能留在国外,以防万一。但谁能想到这群年轻人在国外也不知受了什么人的鼓动,硬是想回国去。

    别房的人冯苓管不着,但对这个素来固执己见的亲弟弟却没了脾气,只能再次劝道:“当初家里特意送你出国,不就是为了能让你有个好的环境可以潜心学习吗。你喜欢物理,这里不仅有世界顶尖的实验室,还有一流的教授。可国内的学生到处上街游行,整天忙着演讲、辩论,哪里是学习的地方。你看不如这样,你若是想回去,每年假期都可以回家常看看,没必要耽误自己的学业。”

    冯翊终于抬起眼,声音镇定而有力:“阿姊,我并非在跟您还有父亲讨价还价。我想您也清楚,自小我打定主意做的事,你们都谁都拦不住我。即便您和家里有法子一时拦着我不回国,我迟早还是回去的。”

    他虽能理解父亲和姐姐的一片苦心,但正如他所说的,没有让家人留在时局混乱的国内,他一个人在国外安稳度日的道理。更何况,留学生在这里的日子也并没有那么好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