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 长生曹操(二)-《重走未来路》


    第(2/3)页

    政治格局暂且说到这里。

    长生种子此前对历史进程的影响极弱,哪怕周瑜和鲁肃没有参与赤壁之战,最终也没能扭转三国鼎立历史大势。

    曹cao却有所不同,作为一名无可置疑的北方霸主,他的生或死,密切关系着九州时局。简单举例来说。现实世界历史里,曹cao病逝之后,青州兵鸣鼓擅去,以臧霸代表的中央与地方矛盾骤然激化。为了提防臧霸出问题,曹休一年之内迁官四次;而臧霸呢,他见事不可为,后半生渐渐熄灭了建功立业心思,退而为富家翁。现在曹cao融合长生种子保住性命,且未来有可能像陆康那样活到九十余岁,青州兵还敢鸣鼓擅去吗?

    答案显而易见。

    类似的影响,不胜枚举。尽管曹cao从此在禁足庐江郡,这杆旗帜却能跨越空间距离镇压各地臣属。曹丕的右丞相官职和魏王勋爵,地位也非常尴尬,每件军国大事,每项重要人事,都必须请示曹cao意见。曹cao否决了,曹丕就别想顺利推行新政。

    现实世界历史里,曹cao去世次月,曹丕就擢升中大夫贾诩为太尉,御史大夫华歆为相国,大理王朗为御史大夫,前将军夏侯惇为大将军,等等。曹氏的篡汉进程,也随之骤然提速,年底就逼迫刘协禅让,世间从此有魏无汉。曹氏篡汉或许是命中注定的历史进程,可刘协禅让时间却明显取决于曹丕的意志。而倘若曹cao长生不老,曹丕退居二线,曹氏是否篡汉和篡汉时间,都将取决于曹cao的意志。

    曹cao能从官渡之战忍到赤壁之战,再从赤壁之战忍到襄樊之战,显然不像曹丕那样急在一年。即使曹cao渴盼篡汉登基,耐心再忍三五年,也是理所当然的结果。

    多说一句,曹cao为何不愿篡汉呢?

    原因可能有很多,外人只能模糊猜测。

    魏东生觉得他能够理解曹cao的迟疑。

    后世人读三国史书,或许觉得篡位是一件简单事儿,只要实力到了,赶刘汉皇帝下台就好。可是汉末士族百姓,心底却很难认同这样的价值观。回顾历史,夏商周到秦汉,除了田氏代齐等诸侯国规模的篡位,可有哪家王朝源于权臣篡位?真正意义上的王朝级别篡位,王莽是第一例,也是能供曹cao参考的唯一一例。想想王莽篡位前的万众归心,想想王莽篡位之后烽火狼烟,曹cao敢不心寒?

    有王莽前例在,曹cao哪敢轻言篡汉?

    人心不可不畏。

    绝不能小瞧了当代人心。就像资本主义思潮和封建主义思潮的博弈,在清末民国初,资本主义取缔封建主义是人心所向的大势;而在资本主义尚未全面击败封建主义的唐宋王朝,封建君主才是人心所向大势,贸然宣扬资本主义价值观或共-产主义价值观的下场可想而知。

    篡位也可视为一种思潮,就像强盛封建帝国的百姓不会接受资本主义价值观,敌视篡位的帝国百姓很难接受权臣篡位价值观。特别有了王莽惨败收场例子,曹cao等权臣,纠结迟疑是否篡汉才是正常的挣扎。

    题外话,即使曹丕冒险成功,追究而后曹魏短祚和司马晋崩溃的内在原因,得国不正的篡位后遗症也始终绕不过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