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应天现状-《明谋天下》
第(2/3)页
这在京师当中是绝对见不到的景象,京师当中即便是一个小吏也繁忙的很,几乎没有闲着的时候!
当然,这也和南京六部本来就清闲有关,主官都直接跑回家遥领官位了,你也不能要求下面的人一个个都兢兢业业的,顶多是办事效率慢了些,不过这对朱常洛来说没什么影响。
不过由此带来的后果也很明显,在应天府的文官们大多数都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没有京城当中文官的冲劲儿和锋锐之气,故而大多数墨守成规,不敢惹事,想要靠他们支持朱常洛是不大可能的,当然,口头上喊喊口号还是可以的,多得就不要想了……
简单来说,如今的应天府,基本上可以分成三顾势力,由泰宁侯为代表的实权武臣和勋戚,他们大多是这些年才被启用,掌握着应天府的大部分权力,算得上是这三股势力当中最强势的一方。
而接下来则是以魏国公徐家为代表的闲散勋戚,可不要小看了这帮人,应天府可谓是整个大明勋戚最集中的地方了,太祖皇帝的开国功臣,成祖皇帝的靖难功臣,这两批人的后代组成了这帮勋戚世家势力,因为天高皇帝远,这帮人可谓是无法无天的很,气焰甚是嚣张,而且他们经过这么多年的互相联姻,早已经构成了密密麻麻的关系网,惹了他们也不是好受的。
而最后的这一方势力,
就是南京六部的文官集团了,顺序和京师完全相反,在京师唯我独尊的文官集团到了应天府,反而是最弱势的一方了。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人多事情少,南京六部的统辖范围只有南直隶,相当于大明一个省的大小,但是却设置了整整一个中央机构来处理一个省的事务,大材小用的同时,也造成了权力的分散,加上南京六部本来就是大明朝高级官员养老的地方,主官平均年龄超过七十岁,安安心心养老才是他们最好的选择。
甚至有些只有侍郎做主的部门,如何能够和手握军权的武臣们争锋?别搞笑了,级别就够压死你了!
武臣的品级虽然没有文官值钱,( .co )可你让一个实际权力只有一省之地的正三品侍郎去跟正一品的中军都督府都督硬刚?开什么玩笑!
京城的武臣之所以被打压是因为有内阁领导,有皇帝重要,更重要的是兵部财大气粗,死死的卡着军费和调兵权,所以武臣的势力才连走马斗狗的勋戚都比不上。
第(2/3)页